两人交谈的声音淹没在突然响起的钢琴声中。当金丝眼镜男离开时,报纸和信封都不见了踪影,只有桌上留下几张瑞士法郎,被侍者收走时发出"哗啦"的声响,纸币边缘还带着体温。
三天后,1972年3月18日,华盛顿特区的一栋灰色建筑里,中央情报局局长正愤怒地拍打着办公桌,震得咖啡杯里的液体溅了出来,在文件上留下褐色的斑点。
"这情报哪来的?"他咆哮道,声音震得玻璃窗嗡嗡作响,领带夹上的宝石随着他的动作闪闪发光。桌上的照片显示着与赵卫国看到的相同的核设施,只是角度略有不同,照片一角还带着半个指纹。
"黑市上买的,先生,"助手紧张地推了推眼镜,镜腿上的螺丝已经松了,"花了二十万美金。"他的钢笔不小心滚落到地上,发出清脆的"啪嗒"声,墨水在地毯上洇开一小片蓝色。
与此同时,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一个地下会议室里,克格勃主席正用放大镜仔细检查同样的照片,镜片反射着顶灯刺眼的光芒,在他脸上投下两个光斑。照片上的某个细节让他皱起眉头,额头上挤出几道深深的皱纹。
"立即核实!"他对着红色电话吼道,话筒里传来电流的"滋滋"声,电话线因为突然的拉扯而轻轻晃动。挂断电话时,金属听筒与机座碰撞发出刺耳的"哐当"声,震得桌上的铅笔滚到了地上。
1972年3月22日,纽约联合国总部安理会会议厅内,各国代表正在激烈辩论。鹰酱代表用力敲击着桌面,木槌发出"咚咚"的闷响,震得他面前的矿泉水瓶里的水面起了波纹。
"这是对核不扩散条约的公然挑衅!"他的领带因为激动而歪到了一边,西装袖口下的金表带闪着冷光。翻译器里传出各种语言的同声传译,电流杂音中带着机械的冰冷,偶尔还会出现短暂的延迟。
毛熊代表冷笑一声,钢笔在文件上重重地划了一道,墨水渗透了好几层纸,在下面的纸张上留下蓝色的痕迹。"某些国家自己囤积了几千枚核弹,现在倒来教训别人?"他的俄式英语带着浓重的卷舌音,胸前的列宁徽章随着他的呼吸上下起伏。
约翰牛代表扶了扶单边眼镜,镜链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,在脸颊上投下细小的阴影。"绅士们,重点是如何阻止白象,"他的牛津腔不紧不慢,每个音节都发得十分清晰,"而不是互相指责。"他的怀表链子与钢笔碰撞,发出细微的金属声响,表盘上的秒针走动声隐约可闻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