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样的场景在1991年秋天的兔子毛熊高校里比比皆是。据统计,到9月底,兔子38所重点高校共接收毛熊专家5127人,其中院士级学者47人;同期来华的8033名毛熊留学生分布在127个专业,从核物理到敦煌学应有尽有。而赴毛熊的2000名兔子公费生中,有三分之一进入了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顶尖学府。

        教育部的机密报告显示,这些交流学者三个月内已联合发表论文139篇,完成科研攻关项目27项。最引人注目的是哈尔滨某研究所与毛熊专家合作的新型合金材料,性能参数比鹰酱同类产品高出15%,而成本仅有三分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 12月24日,莫斯科大学主楼前立起了高大的圣诞树。兔子留学生们正在装饰"兔子角",红灯笼和剪纸窗花引来无数围观。物理系的李强踩着梯子挂灯笼,突然听见有人用中文说:"需要帮忙吗?"转头看见个毛熊姑娘,胸前的校徽旁别着枚"四九城大学"的纪念章。

        "你是...?"

        "娜塔莎,去年在北师大交换过。"姑娘笑着递上一串鞭炮,"我从四九城带回来的,今晚十二点放?"

        与此同时,华清大学的新年茶话会上,列别杰夫教授正用刚学的中文致辞:"同志们...朋友们..."老人停顿了一下,突然改用俄语,"这一年,我在兔子找回了科学的春天。"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,他的兔子学生们举着伏特加和茅台,高喊"乌拉!"

        克里姆林宫的新年贺词通过短波电台传遍世界:"毛熊人民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1992年..."在哈尔滨开往莫斯科的K19次列车上,列车员老张给一位毛熊教授倒了杯热茶。老人膝上摊开着笔记本,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中文词汇。

        "学这么多啊?"老张好奇地问。

        教授推了推眼镜:"明年要带研究生呢,得用中文讲课。"窗外,西伯利亚的雪原在月光下泛着银蓝色的光晕,就像无数个正在书写的未来。

        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读吧文学;https://www.bjlmjst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