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烊时,小雅来还书:“老先生,这本书真好看,保尔太厉害了。“她的眼睛里闪着光,像颗小星星。我摸了摸她的头:“以后想看什么书,随时来。“

        锁门时,发现门口台阶上放着个信封,里面装着五十块钱,还有张纸条:“昨天多给的,谢谢您的书。“是那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写的。看着信封,突然觉得,这世上还是好人多,就像这书页间的温暖,总能在不经意间打动你。

        四、晨光中的书香与感悟

        再次醒来时,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在脸上,暖洋洋的,像老先生晒书时的光线。我眯着眼愣了半天,才想起昨晚的一切——雕花木窗、泛黄的书页、带檀香的旧书味,还有陈老先生那双布满老年斑却灵活的手。

        抬手摸了摸指尖,指节的硬茧还在,却仿佛残留着书页的粗糙触感,指甲缝里像沾着点时光的粉末,轻轻一吹,就能看见藏在书页间的故事。

        手机震动,是刘阿姨的消息:“小周啊,昨天那套房,老头子说挺好的,今天上午去签合同吧。“我盯着屏幕笑了笑,在“好的刘阿姨“后面加了个笑脸。以前总觉得她挑剔,现在突然懂了,她要的不是完美的房子,是能让老头子安心养花的小院,是能装下晚年时光的家。

        起身时,枕头底下的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滑落在地,书页散开,正好是保尔在雪地里修铁路的那一页。我捡起来摩挲着卷角的书边,想起小雅说“保尔太厉害了“时眼里的光,想起陈老先生给她包书皮时颤抖的手。原来书的力量从来都不只是文字,是能让不同年龄的人产生共鸣的温暖,是能穿越时光的陪伴。

        穿衬衫时特意放慢动作,领口的毛刺刮到脖子,居然不觉得疼了。对着镜子系领带,看着镜中眼角带点疲惫却眼神清亮的自己,突然觉得陌生。以前总羡慕陈老先生的清静,觉得他不用应付客户刁难,不用背业绩指标,现在才明白,他每天面对的挑剔一点都不少——皱了页的杂志、被偷的书、催单的急件,只是他把委屈藏在了翻书的从容里。

        厨房里飘来咖啡香,是林小满给的咖啡豆,我学着陈老先生的样子,慢慢磨豆、注水,看着褐色液体滴落在杯里,像在进行一场仪式。以前觉得喝咖啡是为了提神,现在才品出点别的味道——苦里带点酸,酸里藏着甘,像极了开书店的日子,也像极了我卖房子的日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地铁上,背帆布包的学生还在看《百年孤独》,我凑过去笑:“马尔克斯写这本书时,改了十遍呢。“他愣了愣,随即笑了:“难怪这么耐看,我都看第三遍了。“我们聊了一路的书,到站时他说:“哥,你不像卖房子的,像开书店的。“我笑着摆手,心里却甜滋滋的——认真体验过的生活,真的会留下痕迹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