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安阳县机械厂热火朝天的景象截然不同,这里的一切都沉重得让人窒息。高耸的铁丝网、冰冷的探照灯、荷枪实弹的巡逻兵,还有山坳里那台趴窝的巨型钻机,像头沉眠的钢铁巨兽,共同构成一幅压抑的画卷。

        首次碰头会,就在基地中央一间守卫森严的地下会议室召开。

        空气仿佛凝固了。墙上巨大的军用地图和桌上堆积如山的勘探报告,无声地诉说着此地面临的绝境。

        王铁山脚步刚踏进门槛,十几道锐利的目光立刻如探照灯般锁定在他身上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平静地扫视一周,目光将决定任务成败的三人收入眼底。

        主位上坐着个五十多岁、肩扛军衔的男人。面容坚毅如同刀劈斧凿,正是基地总负责人宋援军。他鹰隼般的眼神扫过,指节一下下敲着桌面,不怒自威。项目停滞带来的巨大压力,像山一样压在他身上。

        宋援军左手边,是个六十多岁、戴着厚重老花镜的老者。花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。工程院院士魏正明,国内地质界的泰山北斗。他靠在椅背,双手交叉腹前,镜片后的眼睛眯起,审视王铁山的目光像是掂量一件来路不明的古董,透着学术权威不容置疑的挑剔和……傲慢。

        魏正明对面,坐着个身材高大的金发碧眼男人,北联邦专家鲍里斯。他双臂环抱,下巴微抬,那份典型的战斗民族傲慢几乎毫不掩饰。作为那台趴窝的“泰坦”钻机总顾问,他话语间满是掩饰不住的对炎国技术的轻视。

        会议刚开锣,魏正明就扶了扶眼镜,对着宋援军,皮笑肉不笑地慢悠悠开口:

        “宋负责人,上级的重视,我们这些老骨头明白。前线压力大,我们也懂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